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科概况 | 科研机构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规章制度 | 办事指南 | 关于我们 |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 页>>科研成果>>正文
 
优秀成果推介
2025-03-06 10:14  

优秀成果推介


项目名称:中国与中亚国家资源走廊建设与利益共享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向洁

所属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

结项等级良好

结项时间20252

成果简介:该项目立足于中国与中亚国家资源合作的长期进程和新发展理念视角,以中亚国家资源禀赋为研究起点,按照“理论阐释→资源禀赋状况→资源走廊建设→资源利益共享→对策建议”基本思路,展开对中国与中亚国家资源走廊建设与利益共享机制研究。研究重点涉及国际资源走廊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国与中亚国家资源走廊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基于利益相关主体的中国与中亚国家资源走廊发展模式、投资策略和对策建议

项目指出,中国—中亚资源走廊建设是确保中国能源供应安全、应对国际市场能源冲击、推进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加快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客观需要,意义重大。应着力推进能源贸易、投资与技术服务、资源勘探开发与加工、能源通道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交通与物流运输、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七大重点体系建设,有效发挥能源政策的利益协同效应、能源贸易的资源配置效应、资源勘探开发与投资合作的产业集聚效应、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人才要素流动的社会网络效应,助推资源走廊优势形成。但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资源走廊建设主要集中在国别和双边层面,整体层面机制化的合作较为不足,建设难度和不确定性加大。中国与中亚国家资源走廊建设能否持续推进,关键取决于该区域内相关主体利益关系的协调,特别是要处理好东道国和投资方的利益关系,同时也有赖于中国对中亚国家在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之间的投资策略选择。对此,项目基于利益相关主体和资源利益共享视角,运用演化博弈和仿真模拟方法,深入探讨中国与中亚国家资源走廊建设的发展模式和投资策略,引出构建资源利益共享机制这一核心关键

项目认为,中国与中亚国家资源走廊建设既有国际经济走廊的普遍属性,又有其特有属性,应按照“广泛凝聚建设共识、探索构建实践体系、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的总体思路展开。坚持重点突出、协调推进、绿色创新、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原则,深度对接中亚各国发展战略,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创新资源合作机制,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合作,畅通资源进口通道,构建资源走廊保障体系,重视发挥新疆在中国与中亚国家资源走廊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项目成果契合了新发展理念要求,为促进国际资源走廊建设与利益共享机制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对于加快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资源多边合作、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确保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新疆大学社会科学处